三年前的夏天,中考成绩揭晓,Tina的人生轨迹意外拐了个弯——从民治中学毕业的她,因滑档与第一志愿高中失之交臂,保底校的选项让她像面对一份不合口味的菜单,怎么也提不起对未来的期待。带着不愿将就的执拗,这个从小就有主见的女孩,主动向家长提出了转轨国际赛道的想法。
谁也没想到,这次略显大胆的选择,竟让她在新哲的三年里一路开挂:不仅把高中三年过成了充满探索与欢笑的成长盛宴,更在这个录取季手握全球Top30名校的入场券,即将带着满腔热忱奔赴加拿大,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本期新少年【Vol.52】,我们走进新哲学生会成员、Yearbook主编——2025届毕业生田纯舟Tina的“逆转成长”。
录取院校:
加州大学尔湾分校(全美#33)
多伦多大学(QS全球#25)数学与经济学方向
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(QS全球#38)数学与经济学方向
申请成绩:
多邻国130(换算托福100左右)
AP1门:宏观经济学5分
1
高中三年做了什么?
跨界少女的活动图鉴
Tina的高中三年堪称 “多维成长图鉴”,从学术探究到实践创新都留下了鲜活足迹。她以深圳白石洲和南头古城为研究对象,深耕中国城市经济制度与城中村改造趋势,用专业分析为现实问题建言献策;化身 “创意操盘手”,带着融入城中村元素的文创产品闯市场,用SWOT、PEST分析法玩转调研与营销,还亲手打造PPT和视频完成成果展示。
▲城中村研究
在社团江湖里,她是学生会社团部的“组织达人”,是校年鉴的“内容总监”,更是创意市集的“创收先锋”,从招募成员、策划活动到统筹销售,样样拿得出手,商业社团的模拟交易和拍卖会里也总有她活跃的身影。
她的成长清单里从不缺跨界挑战:既是形体课上带教师生的“小教练”,也是辩论课上设计模拟辩论的 “智囊团”;既能在哈佛模联训练营拿下进步奖,又能变身音乐节主持人hold住全场流程。
▲主持演讲活动、担任形体课老师
课余时间,她带着环保宣传资料走进城中村清扫垃圾,用中国舞13级的功底绽放舞台,还以硬笔书法6级的实力书写笔墨情怀。
从学术研究到社会实践,从领导力到才艺深耕,她用高密度的参与度和多元化的尝试,把高中生活过成了一部忙碌且精彩的成长纪录片,活脱脱一位敢闯敢试、全面发展的跨界少女。
2
当主编是一种什么体验?
一波三折的Yearbook制作
十年级,对编辑工作充满兴趣的Tina加入了当年的Yearbook(校园年鉴)制作团队,彼时她是近四十人的编辑队伍中的小成员,负责老师课堂部分的素材收集、文案及设计。
到了十二年级,积累了丰富活动组织经验的Tina,主动向活动中心请缨担当 2025年的主编。她的Yearbook制作之路,完成了从“参与者”到“掌舵人”的蜕变。
接手主编后,她先总结了往年经验:人多虽热闹,却容易因调度分散拖慢进度。于是她大胆精简主创团队至六人,以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六人牵头,联动学校各部门协同推进。可看似轻盈的团队,要啃下内容收集、设计排版的 “硬骨头”依然不易——团队里有人要兼顾竞赛,有人正冲刺申请,主视觉定调、素材对接收集、版面设计打磨…… 每一步都藏着“一波三折”。
如今翻开即将付印的年鉴,Tina满是感慨:“虽然过程像闯关,但成品里藏着全校的故事,制作过程也是我独一无二的高中回忆。”
在主基调的选择上,Tina敲定用学校红墙作为主视觉核心:那抹沉稳的红色不仅是新哲校园最醒目的标识,更藏着青春里热烈的归属感。
▲新哲2025Yearbook封面及编辑语
3
高中如何改变了我?
给我舞台,也给我陪伴
回顾三年高中时光,Tina坦言学校带给她最深刻的蜕变,是从遇事慌张成长为处变不惊的“淡定派”。
“以前遇到一点突发状况就容易慌张恐惧,现在哪怕活动现场出了岔子,第一反应也是‘先解决问题’。”
这份淡定并非天生,而是在一次次活动组织中“摔打”出来的 —— 从为开放日分享熬夜做PPT、社团招新活动前协调场地道具,到创意市集里统筹销售、双旦晚会上把控流程,大大小小的责任扛在肩上,让她在策划、执行、复盘的循环里逐渐摸清规律,也炼就了“兵来将挡”的底气。
▲在活动中的Tina(下图左二)
作为过来人,她对学弟学妹们说:“一定要多去尝试活动,别怕承担责任,当你从参与者变成策划者,看着自己的想法落地生根,不仅能力会慢慢提升,心态也会越来越稳。” 另一份让她格外珍视的收获,是与老师的关系从“敬畏”变成了“亦师亦友”。“高中以前总觉得老师是‘权威’,有点恐惧老师。” 但在新哲,课堂外的老师会听她分享活动创意、聊心理学问题、会在她纠结选择时耐心分析利弊。 Tina格外享受与几位女老师之间温暖又有力的联结,数学老师Gloria、经济学老师Prabina和May,不仅课上得清晰透彻,课下也是温柔耐心。班主任Alice,还有从规划初期到申请季收官的升学老师们,也是给了她一路同行的陪伴。
▲毕业晚会上的Tina和May老师
“青少年的成长里,除了同龄人的陪伴,其实也需要成年人的‘过来人视角’。”Tina 感慨道,亦师亦友的老师,用专业能力照亮她的成长路,更用细腻的关怀让她明白:好的师生关系,是可以让人在温暖中勇敢向前的。 谈及给学弟学妹的建议,她再次强校园活动的魔力:“大胆加入喜欢的活动!这不仅是快速融入校园、交到朋友的捷径,更是在实践中成长的机会。” 而和成长同样重要的,是在这段青春里收获纯粹的快乐:“把校园生活过得充实又热闹,在承担责任时找到价值感,在和老师同学的相处中收获温暖,这样的高中才够鲜活!”
▲成人礼上的Tina和妈妈
4 结语 遗憾也可以是改写人生的伏笔 从三年前那个面对中考滑档时迷茫的夏天,到如今手握世界名校入场券、带着从容与热忱奔赴远方,Tina 的高中三年,恰似一场意外转弯后的华丽绽放。 她用多元的尝试填满时光,用敢闯的勇气突破边界,在Yearbook的字里行间藏下青春的温度,在社团部的烟火气里炼就担当的底气,更在亦师亦友的陪伴中读懂成长的温柔。 那些曾以为的 “遗憾”,最终成了改写人生的伏笔;那些在忙碌中积累的点滴,都化作了奔赴未来的底气。 当新的征程在枫叶国的土地上铺开,这个永远鲜活、永远向上的少女,定会带着新哲三年的成长印记,继续在更广阔的天地里,写就属于自己的更多精彩答案。